字級
- 大
 - 中
 - 小
 
圖說:瓜山國小六年忠班師生讀報分享討論。 圖/瓜山國小提供
圖說:學生翻閱《人間福報》找議題靈感。 人間社記者王麒瑋攝
圖說:學生上台發表《人間福報》報導內容重點。 人間社記者王麒瑋攝
圖說:瓜山國小讀報教育,老師與學童一起讀報討論。 人間社記者王麒瑋攝
圖說:學童對於氣候變遷進行專題報告。 人間社記者瓜山國小攝〔三好校園〕瓜山國小新聞讚 讀報養閱讀脾胃
2025-02-1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打開《人間福報》,孩子們就進入真善美的世界!」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瓜山國小,是一所百年山城老校,校方以《人間福報》餵養學童的閱讀脾胃、開拓視野,增進閱讀表達能力,學童不僅讀得津津有味,回家還會讀報給父母聽。
位於台灣北端的金瓜石,在百餘年前因發現金銅礦業而繁榮,並吸引大量人口移入。為方便當地孩童就近讀書,瓜山國小於1918年創立,初名「瑞芳公學校金瓜石分校」,1922年獨立為「金瓜石公學校」,至今仍是金瓜石地區唯一的國小。
金瓜石地區的礦山、礦業遺址、自然景觀與歷史等元素,向來是瓜山國小的學習素材,學校鄰近「九份山城」、「黃金博物館」與「金瓜石地質公園」,校園走廊布置成「彩虹礦坑隧道」、「蕨類生態步道」,可供學生學習礦業知識與蕨類生態,另設有淘金教室與礦石展覽空間。
瓜山國小獲《人間福報》評比為2024年讀報成果優秀學校,教務主任陳淑霞說,學校的讀報教育,不是為了讀報而讀報,而是像吃飯睡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一樣。在孩子們接觸報紙之後,視野與國際觀被打開了,使他們有更多的話題、想法與議題可以討論,讓瓜山的孩子能夠有更多元及寬廣的思考與見解。
陳淑霞表示,學校一直以來都用《人間福報》餵養孩子們的閱讀脾胃,是因為《人間福報》的內容正向、豐富多元,編輯很用心,師長們也很放心。
走進六年忠班教室,前牆貼滿學生的學習筆記,後牆貼有各種紀錄,例如「瓜山新聞台按讚區-畢業前想做的事」、「千本閱讀計畫-短期目標200本」、「自由研究-草仔粿的多重宇宙、2024氣候行動」等,充滿輕鬆歡樂的學習氛圍。
班導師吳彥樺說,班上學童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不僅每天早上看,國語課開始前也看,她利用讀報來靜心,對於上課氣氛的營造頗有助益。
吳彥樺表示,班上剛開始進行讀報教育時,雖然孩子們認識的字不多,然而他們還是看,有些看不懂的字就跳過,大概抓個意思;不太懂的字就問老師或家長。在假日前夕,她會讓學童帶一、兩份報紙回去,親子一起閱讀,或由孩子讀報給爸媽聽,家長蠻喜歡這項活動,經常給予正向回饋。
「報紙一打開,孩子們會有進到另一個世界的感覺。」吳彥樺說,在課堂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學生會輪流上台分享喜歡的內容;上社會課的時候,也會結合報導內容與地方議題,例如:古蹟新生、古蹟修復、幫金瓜石想出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法等。
吳彥樺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報導的議題很多,學生寫小日記、書寫的時候會用到;她在上課時,也會利用報導內容進行情境設計,例如閱讀頭版要聞後,給孩子3個課文裡的語詞,或一個成語、一個造句,訓練孩子寫成一篇文章,效果都很不錯。
吳彥樺最常做的是跟氣候變遷、藝術方面有關的議題,因為孩子們做環保或藝術創意發想時,只要沒有想法,他們就會去翻報紙,有時候也會跟老師討論:「老師我今天在報紙看到一篇報導,好有趣哦,我想跟你分享」。
六年級學生葉禮物說,他對國際時事比較有興趣,平常會看國際∕兩岸新聞;但他發現班上同學最喜歡閱讀的是第五版「奇人妙事」,其次是頭版要聞。同班同學何沛澄表示,她喜歡第五版「奇人妙事」,是因為內容很酷、很新奇,回家都會跟媽媽分享。
學生謝睿喆則舉「紅外線攝影 把壯麗景觀變夢幻」這篇新聞,讓他知道紅外線攝影白天能拍出不同色調。學生李駿辰提到「梵谷穿越時空 給人愛與希望」與「非洲傳奇潮嬤 時尚新寵兒」兩篇報導,因為標題醒目,很吸引他,尤其非洲阿嬤很厲害,可以當模特兒,還有環保意識、新奇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學生呂永潔說,她喜歡《人間福報》報導有關藝術展覽、歷史典故的新聞,因為內容很有趣;當她看到十二強棒球賽奪冠的新聞時,了解投手辛苦的歷程、球迷到現場應援,都令她印象深刻,「這是一份很好看的報紙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位於台灣北端的金瓜石,在百餘年前因發現金銅礦業而繁榮,並吸引大量人口移入。為方便當地孩童就近讀書,瓜山國小於1918年創立,初名「瑞芳公學校金瓜石分校」,1922年獨立為「金瓜石公學校」,至今仍是金瓜石地區唯一的國小。
金瓜石地區的礦山、礦業遺址、自然景觀與歷史等元素,向來是瓜山國小的學習素材,學校鄰近「九份山城」、「黃金博物館」與「金瓜石地質公園」,校園走廊布置成「彩虹礦坑隧道」、「蕨類生態步道」,可供學生學習礦業知識與蕨類生態,另設有淘金教室與礦石展覽空間。
瓜山國小獲《人間福報》評比為2024年讀報成果優秀學校,教務主任陳淑霞說,學校的讀報教育,不是為了讀報而讀報,而是像吃飯睡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一樣。在孩子們接觸報紙之後,視野與國際觀被打開了,使他們有更多的話題、想法與議題可以討論,讓瓜山的孩子能夠有更多元及寬廣的思考與見解。
陳淑霞表示,學校一直以來都用《人間福報》餵養孩子們的閱讀脾胃,是因為《人間福報》的內容正向、豐富多元,編輯很用心,師長們也很放心。
走進六年忠班教室,前牆貼滿學生的學習筆記,後牆貼有各種紀錄,例如「瓜山新聞台按讚區-畢業前想做的事」、「千本閱讀計畫-短期目標200本」、「自由研究-草仔粿的多重宇宙、2024氣候行動」等,充滿輕鬆歡樂的學習氛圍。
班導師吳彥樺說,班上學童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不僅每天早上看,國語課開始前也看,她利用讀報來靜心,對於上課氣氛的營造頗有助益。
吳彥樺表示,班上剛開始進行讀報教育時,雖然孩子們認識的字不多,然而他們還是看,有些看不懂的字就跳過,大概抓個意思;不太懂的字就問老師或家長。在假日前夕,她會讓學童帶一、兩份報紙回去,親子一起閱讀,或由孩子讀報給爸媽聽,家長蠻喜歡這項活動,經常給予正向回饋。
「報紙一打開,孩子們會有進到另一個世界的感覺。」吳彥樺說,在課堂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學生會輪流上台分享喜歡的內容;上社會課的時候,也會結合報導內容與地方議題,例如:古蹟新生、古蹟修復、幫金瓜石想出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法等。
吳彥樺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報導的議題很多,學生寫小日記、書寫的時候會用到;她在上課時,也會利用報導內容進行情境設計,例如閱讀頭版要聞後,給孩子3個課文裡的語詞,或一個成語、一個造句,訓練孩子寫成一篇文章,效果都很不錯。
吳彥樺最常做的是跟氣候變遷、藝術方面有關的議題,因為孩子們做環保或藝術創意發想時,只要沒有想法,他們就會去翻報紙,有時候也會跟老師討論:「老師我今天在報紙看到一篇報導,好有趣哦,我想跟你分享」。
六年級學生葉禮物說,他對國際時事比較有興趣,平常會看國際∕兩岸新聞;但他發現班上同學最喜歡閱讀的是第五版「奇人妙事」,其次是頭版要聞。同班同學何沛澄表示,她喜歡第五版「奇人妙事」,是因為內容很酷、很新奇,回家都會跟媽媽分享。
學生謝睿喆則舉「紅外線攝影 把壯麗景觀變夢幻」這篇新聞,讓他知道紅外線攝影白天能拍出不同色調。學生李駿辰提到「梵谷穿越時空 給人愛與希望」與「非洲傳奇潮嬤 時尚新寵兒」兩篇報導,因為標題醒目,很吸引他,尤其非洲阿嬤很厲害,可以當模特兒,還有環保意識、新奇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學生呂永潔說,她喜歡《人間福報》報導有關藝術展覽、歷史典故的新聞,因為內容很有趣;當她看到十二強棒球賽奪冠的新聞時,了解投手辛苦的歷程、球迷到現場應援,都令她印象深刻,「這是一份很好看的報紙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新消息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親子同心跑出慈悲 達拉斯講堂家庭日洋溢愛與歡笑
2025-11-04倫敦佛光山甘露灌頂皈依典禮 21人發心成為三寶弟子
2025-11-04妙法寺雲水書車傳遞善與愛 龍井親子草地悅讀幸福
2025-11-04菩提分會果雕與甜點特展 展現佛光生活美學
2025-11-04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教育推廣 黑與白之間靈動的哲思
2025-11-04《365日》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書香結善緣
2025-11-04南瓜創意雕刻 芝加哥佛光家庭共度秋季豐收節
2025-11-042025年新加坡佛光山兒童與少年佛學班結業典禮
2025-11-04紐約幼童軍以故事啟發三好 以行動傳遞愛
2025-11-04新馬寺兒童佛學班 參訪新加坡佛光山
2025-11-04
                    相
                    關
                    消
                    息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
 






